永續發展

Together, a better life.

翻轉金融 共創美好生活

Together, a better life.

翻轉金融 共創美好生活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詳閱此章節報告書

策略

氣候變遷對於企業及社會環境造成顯著影響,為掌握氣候變遷之具體影響,強化氣候相關議題,由永豐金控風險管理處每年定期提供之氣候相關風險、機會評估表,參考國內外機構所發布有關氣候相關管理之法規、報告等資訊,由各子公司風險管理單位執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針對氣候風險與機會之鑑別的管理流程可分為彙整氣候風險及機會清單、辨識子公司層級之風險/機會、鑑別金控層級之風險/機會並提出減緩或調適措施、對外揭露及溝通等四步驟,以辨識出氣候風險與機會如何影響企業之業務、策略及財務(短期、中期、長期)。為因應各項氣候風險與機會之行動措施,包含投保天然災害保險費、購買再生能源、購置氣候相關資料庫、導入氣候風險管理與因應淨零策略之專案費用、以及淨零相關活動策展費用,共計投入成本30,806,037元。因部分項目同時包含對於轉型風險及實體風險之減緩或調適措施之投入,其中用於轉型風險的投入成本為28,243,125元,用於實體風險的投入成本為5,385,612元。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流程

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

永豐金控於氣候風險與機會辨識流程中,針對所蒐羅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議題,綜合考量「發生時間」、「發生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將各維度之鑑別分數相乘計算,再依各子公司淨值為權重得出金控整體鑑別結果,以作為風險與機會重大性之排序依據。從中篩選出風險與機會位於第一象限(發生可能性高、影響程度高)之項目,鑑別其對整體價值鏈不同部位(供應商、自身營運、投融資業務)之營運與財務之潛在影響衝擊、可能發生時間,以及與金融業既有風險之關聯性(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作業風險等),作為相關減緩與調適因應策略擬定與風險管理之依據。

氣候風險鑑別結果
氣候機會鑑別結果

2023年度之重大氣候風險、潛在財務影響及因應措施,與重大氣候機會、潛在策略及管理措施,彙整於下表:

TCFD 風險類型 TCFD 氣候相關
風險選項
產生影響項次 氣候相關風險事項 產生影響 影響層面 潛在衝擊影響 與其他風險之關聯性 對營運策略、潛在業務/產品與財務規劃影響衝擊評估 減緩或調適措施/因應策略 可能發生時間
轉型風險
政策和法規
R2-2 碳價與碳稅/排放、減碳目標與報告義務之政策或法規趨嚴 碳價與碳稅/排放、減碳目標與報告義務之政策或節能耗電政策或法規趨嚴,可能導致授信及投資對象營運獲利減少、影響公司債權或收益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債權損失增加
投資收益減少
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投資或授信對象若屬高耗能、高汙染或高氣候風險產業,因能源法規變動、國內外課徵碳費或碳稅(如:歐盟及美國碳關稅)等因素增加營運成本而影響獲利,導致本公司債權回收困難或投資收益減少。
  • 「顧客關係」小組負責推動與深化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及永續金融商品/服務的發展。
  • 永豐金控已承諾在2050年以前達成全資產組合淨零排放的目標,並擬定淨零短中長期工作目標。2024年1月通過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驗證。在投融資業務上,已建立碳會計金融機構夥伴關係(PCAF)碳盤查、監控及揭露機制,也積極與投融資對象議合,並計劃逐步退出燃料煤和非常規油氣的投資與融資業務。
  • 金控及各子公司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作為推動與執行責任投資之指導方針。永豐銀行訂定「責任授信管理要點」,並簽署「赤道原則」,逐步提升銀行授信人員對於ESG風險辨識、氣候變遷對財務衝擊評估之風險鑑別能力,並輔導授信戶發展綠能產業、產業升級,配合法規並適度調整風險配置。
  • 金控風管處統籌「TCFD 情境模擬財務衝擊量化分析之專案」,由負責單位依財務量化之衝擊,評估並調整金控整體永續金融發展、永續商品服務、綠能與環境能源管理等現行策略與政策,提升氣候韌性。
長期
R2-1 碳價與碳稅/排放、減碳目標與報告義務之政策或法規趨嚴 減碳目標與報告義務之政策或法規趨嚴(如淨零承諾與SBT減碳目標),導致業務機會減少,可能造成公司營收下滑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法令遵循風險
債權損失增加
投資收益減少
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法令遵循風險
策略風險
商譽風險
  • 主管機關針對金融業投融資組合要求淨零與每年設限等規範,影響金融業放款成長動能或股權抵押價值下滑。
  • 本公司因未能達到所設定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未能依循自身宣示之淨零承諾或未能遵循報告義務,致投資人與消費者與本公司往來減少,進而導致營收下滑。
  • 消費者及投資人日漸關注氣候變遷議題,若減碳目標與報告義務之政策或法規趨嚴,恐失去氣候變遷主題相關市場,可能造成業務及客戶流失的風險。
  • 本公司已承諾在2050年以前達成全資產組合淨零排放的目標,並擬定短中長期淨零工作目標。在投融資業務上,已建立碳會計金融機構夥伴關係(PCAF)碳盤查、監控及揭露機制,已計劃逐步退出燃料煤和非常規油氣的投資與融資業務,並積極與高碳排產業的投融對象議合,協助產業轉型脫碳。
  • 「顧客關係」小組負責推動與深化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定期檢視及更新、發展綠色金融商品或服務。
  • 金控及各子公司分別訂定「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要點」或「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準則」,以管理氣候相關風險並執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相關資訊揭露,並符合主管機關對於氣候相關資訊之揭露要求。
  • 金控及各子公司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或相關規範,銀行訂定「責任授信管理要點」並簽署「赤道原則」將ESG因子與相關風險納入業務之決策流程,於投資與資產管理業務、專案融資授信決策過程,審慎評估被投資公司或授信戶之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風險。同時配合金管會「獎勵本國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融資於綠能產業。
中期
R1-3 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法規與政策發布所導致之經濟變化 政府推行的低碳政策,使得大量高碳排產業(ex化石燃料產業)之設備將受人為加速折舊而在使用週期中提前沖銷,價值下跌而形成“擱淺資產”(stranded asset)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債權損失增加
投資收益減少
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投資或授信對象若屬高耗能、高汙染或高氣候風險產業,因政府推行的低碳政策、國內外課徵碳費或碳稅、能源法規變動等因素,使其設備受人為加速折舊而在使用週期中提前沖銷,價值下跌而形成“擱淺資產”,可能增加營運成本而影響獲利,進而導致債權確保困難或投資收入/承銷利益減少,及市場流動性問題。
  • 呼應國際趨勢與國家宣示2050淨零目標,本公司董事會於2022年3月15日通過淨零目標,承諾在2030年以前達到自身營運淨零排放,在2050年以前達成全資產組合淨零排放,並成立跨子公司、跨部門的淨零專案小組(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PMO)擬定短中長期工作目標。
  • 本公司已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並於2024年1月通過驗證,未來將戮力各項減碳作為。
  • 本公司前已宣布金控及所有子公司「自2022年7月1日起不再新承作燃料煤及非常規油氣相關之專案融資,既有專案融資到期亦不再續約」。為實現淨零承諾,持續精進,從2023年7月1日開始,擴大去碳範圍至燃料煤開採與發電之投融資業務。
  • 金控風管處統籌「TCFD 情境模擬財務衝擊量化分析之專案」,由負責單位依財務量化之衝擊,評估並調整金控整體永續金融發展、永續商品服務、綠能與環境能源管理等現行策略與政策,提升氣候韌性。
長期
市場
R6 原物料價格上漲 由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廣泛影響,全球逐步提高對於進口商品的碳關稅管制措施,可能進一步推升原物料價格,可能影響其業務或營收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債權損失增加
投資收益減少
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 由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廣泛影響,全球逐步提高對於進口商品的碳關稅管制措施,可能進一步推升原物料價格,影響企業出口及銷售業務或營收,導致授信債權回收困難或投資價值減損。
  • 經濟部統計,CBAM管制的產品共計248項,與台灣相關產品多以鋼鐵製品為主,財政部貿易資料顯示,2022年台灣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占整體出口的7.69%,其中15%出口到歐盟,針對相關產業,持續觀察產業發展並進行研究分析。
  • 「顧客關係」小組負責推動與深化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及永續金融商品/服務的發展。審慎評估投資或授信給高氣候風險的企業。
  • 金控及各子公司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或相關規範,作為推動與執行責任投資之指導方針。永豐銀行訂定「責任授信管理要點」,並簽署「赤道原則」,逐步提升銀行授信人員對於ESG風險辨識、氣候變遷對財務衝擊評估之風險鑑別能力,並輔導授信戶發展綠能產業、產業升級,配合法規並適度調整風險配置。
  • 金控風管處統籌「TCFD 情境模擬財務衝擊量化分析之專案」,由負責單位依財務量化之衝擊,評估並調整金控整體永續金融發展、永續商品服務、綠能與環境能源管理等現行策略與政策,提升氣候韌性。
中期
政策和法規
R1-2 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法規與政策發布所導致之經濟變化 各國淨零政策的頒布和實施,將影響特定產品服務的總體銷售變化,例如市售電動車比例或新設建築能效標準,將導致特定產業產值的劇烈上升/下降,可能影響其業務或營收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債權損失增加
投資收益減少
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策略風險
  • 各國淨零政策的頒布和實施,將影響特定產品服務的總體銷售變化,可能影響其業務或營收。投融資客戶為符合規定將導致營運成本直接或間接提高而影響獲利,如客戶未隨市場及時改變營運策略可能將失去訂單或衝擊業務,體質較差的客戶可能產生不良債權或收益不如預期狀況,企業之投資價值減少、債權人及其他金融市場參與者風險也會相對提高。
  • 各國淨零政策之變化,將影響金融業之投融資策略,如未能注意時事、法規、政策之趨勢,易錯失或誤判特定產業營運變化,導致業務機會流失或營收損失。
  • 「顧客關係」小組負責推動與深化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及永續金融商品/服務的發展。
  • 本公司董事會於2022年3月15日正式通過淨零目標,承諾在2030年以前達成自身營運淨零排放、2050年以前達成全資產組合淨零排放。
  • 本公司已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並於2024年1月通過驗證,未來將戮力各項減碳作為。
  • 除持續推動綠色、無紙化營運、導入綠電,本公司前已宣布金控及所有子公司「自2022年7月1日起不再新承作燃料煤及非常規油氣相關之專案融資,既有專案融資到期亦不再續約」。為實現淨零承諾,持續精進,從2023年7月1日開始,擴大去碳範圍至燃料煤開採與發電之投融資業務。
  • 金控風管處統籌「TCFD 情境模擬財務衝擊量化分析」及成立TCFD執行小組,依財務量化之衝擊,評估並調整金控整體永續金融發展、永續商品服務、綠能與環境能源管理等現行策略與政策,提升氣候韌性。
長期
市場
R4-2 客戶行為改變 環境永續意識提高或極端氣候導致高耗能/高碳排企業受影響,造成授信債權回收困難或投資價值減損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債權損失增加
投資收益減少
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 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導致所投資部位之企業營運總部或資產受損或原有產品與服務之銷售下滑,導致企業獲利能力與償債能力惡化,減損投資部位價值。
  • 環境永續為全球倡議,高耗能/高碳排產業已面臨財業務重大衝擊,於業務往來時加強與客戶氣候變遷風險議合行動。
  • 環保意識可能影響投資標的選擇,產品與服務的改變可能造成投資部位之企業原有產品與服務的銷售下滑,減損公司投資價值。
  • 本公司已承諾在2050年以前達成全資產組合淨零排放的目標,並擬定淨零短中長期工作目標。已計劃逐步退出燃料煤和非常規油氣的投資與融資業務,並積極與高碳排產業的投融對象議合,協助產業轉型脫碳。
  • 金控及各子公司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或相關規範,作為推動與執行責任投資之指導方針。銀行訂定「責任授信管理要點」,審慎評估對敏感性產業(含高碳排產業)的投融資。
  • 第一道防線於辦理相關業務時,應評估氣候風險,尤其是對於受氣候風險影響較大之產業,針對受氣候風險影響較大之產業客戶採取氣候相關因應措施。
  • 參考運用專業機構之ESG 評分機制、 ESG 相關標竿指數成分股或其他ESG相關之外部資源或工具,以強化評估。對於「敏感性產業」強化ESG風險分析,在已知的情況下,若評估結果認為未來 ESG風險有惡化之疑慮,則避免承作。
  • 金控風管處統籌「TCFD 情境模擬財務衝擊量化分析之專案」,由負責單位依財務量化之衝擊,評估並調整金控整體永續金融發展、永續商品服務、綠能與環境能源管理等現行策略與政策,提升氣候韌性。
長期
實體風險
立即性
R9-2 乾旱、缺水等極端天氣事件出現頻率及嚴重度提升 因乾旱/缺水機率增加,導致如:製造業、農業或半導體業等用水較大產業可能因缺水遭受損害,影響公司債權、或衝擊投資部位價值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債權損失增加
投資收益減少
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授信或投資對象如為農業、電子業、半導體或製造業等用水需求量大之產業,可能因缺水或用水分佈不均問題,造成營運中斷或設備損壞,使生產量受影響而獲利減少,營收下滑,導致債權回收困難或投資收益減少。
  • 金控及各子公司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或相關規範作為推動與執行責任投資之指導方針,並將ESG 議題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訂定過程、檢視被投資機構揭露之ESG資訊。
  • 永豐銀行制訂「責任授信管理要點」並簽署「赤道原則」,將ESG 議題納入授信審查決策過程、審慎評估授信戶之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風險,關注客戶是否針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進行評估及適當因應。
  • 第一道防線於辦理相關業務時,應評估氣候風險,尤其是對於受氣候風險影響較大之產業,針對受氣候風險影響較大之產業客戶所採取之氣候相關因應措施。
  • 金控風管處統籌「TCFD 情境模擬財務衝擊量化分析之專案」,由負責單位依財務量化之衝擊,評估並調整金控整體永續金融發展、永續商品服務、綠能與環境能源管理等現行策略與政策,提升氣候韌性。
中期
TCFD 氣候相關
機會選項
產生影響項次 氣候相關機會事項 產生影響 影響層面 潛在機會 對營運策略、潛在業務/產品和財務發展機會評估 機會發展管理措施/因應策略 可能發生時間
產品與服務
O3-1 增加綠色金融商品及服務 配合政府政策與法規,對再生能源或綠色產業擴大投、融資及創新發展永續金融商品及服務,擴大商機 產品及商品銷售
授信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收入增加
  • 隨全球低碳綠能趨勢,對環保永續、氣候變遷題材之商品需求增加,積極結合政府政策推動合適的綠色商品與服務,如綠色存款、綠能屋頂全民參與專案、電動車融資優惠貸款等,有利於擴大商機。
  • 藉由持續優化責任授信及責任投資相關政策,對於ESG、減碳及永續經濟活動表現較佳之企業增加投、融資,並同時鼓勵企業提升資訊揭露、推出綠色商品以提升其永續經濟活動營收占比。
  • 配合政策法規,對再生能源或綠色產業擴大投、融資及創新發展永續金融商品及服務,擴大商機,如太陽能發電、綠色建築融資等。
  • 透過持續推出綠色債券、綠色消費貸款、綠色基金等金融商品,以符合時代消費趨勢及主管機關政策。
  • 國際永續發展浪潮來襲,COP26後包含各國減碳力度與法規趨嚴,台灣也擬於2024年實施碳費措施,此外更有RE100及品牌要求供應鏈廠商碳淨零趨勢下,台灣代工業者面臨減碳與再生能源投融資規劃與面臨CBAM變化而延伸至碳權需求。
  • 經濟部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之政策目標,以再生能源及低碳燃氣發電為主,需持續發展再生能源相關投融資商品。
  • 對於再生能源、綠色產業提供具價格優勢的貸款,以金融專業協助綠能業者取得營業發展所需資金,並透過與投融資對象議合,引導實體產業、投資人及消費者協助綠色低碳經濟、綠色投資、綠色消費與生活轉型。
  • 金控永續發展委員會持續關注國內外永續發展議題與氣候變遷趨勢,制定具體永續方針,並透過委員會下設置的五個推動小組擬定具體行動方案及短中長期目標,呼應「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之永續承諾,並每年滾動式調整。
  • 「顧客關係」小組負責推動與深化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及永續金融商品/服務的發展、銀行簽署與導入赤道原則,以期結合金融核心本業推動永續發展,持續關注市場及發展綠色金融商品,提供符合客戶需求之相關主題商品,擬訂永續金融短中長期規劃及年度重要工作計畫。
  • 佈局碳淨零經濟,除持續發展太陽能與風電等再生能源,也進行國際永續聯貸案件評估,以及碳交易相關議題研究包含碳盤查與客戶進一步的節能設備更新、自動化發展、污染防治設備授信等商機。
  • 承銷綠色債券和綠色基礎設施之業務,其募集資金用途、綠色項目的評估與篩選、募集資金管理與定期向投資人揭露與報告資金運用情形及對環境效益的報告制度符合本國綠債作業要點,且具備完善之資金管理計畫,確保資金確實運用於所約定的綠色投資計畫,並應持續追蹤資金運用情形,將其定期揭露予投資人
  • 研發更多儲能、節能及綠電等交易機會,開創綠色創新金融科技服務(如數位認證),提升客戶使用體驗及滿意度。
中期
市場
O5 增加發行綠色金融商品、提高綠色投資,在市場上尋找相關業務及商機 增加發行、投資綠色債券或參與綠能相關產業承銷案件,有利於進入新市場、爭取循環經濟新商機,提升營業收入 投資/承銷業務
產品及銷售服務
收入增加
  • 增加發行或投資綠色債券之金額,有利於進入新市場、爭取循環經濟新商機。
  • 發行綠色金融債,仰賴銀行之高信評,市場對銀行評價正面,得以較低之利率吸收市場資金,保險公司、上市公司認購意願高,所得資金用於發展再生能源融資業務。
  • 增加投資綠色債券的比例,可降低銀行氣候風險的暴險金額,增加銀行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resilience)。並透過發債提供支應綠色投資計畫與社會效益投資計畫相關放款業務的資金來源,投資低碳及綠能相關產能,增加環境永續投資占比。
  • 增加綠色投資有助於提升永豐銀行形象並被納入ESG相關類型基金發行綠色債券將所募集資金運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內容之相關貸款。
  • 掌握新市場機會,瞭解投資者、消費者對於氣候變遷議題關注及對綠色金融產品服務需求偏好,持續開發以永續發展為標的主軸之綠色/ESG 基金、債券、貸款產品及服務,適度增加綠色債券之投資餘額。同時發行綠色債券籌措業務發展所需資金,包含為再生能源業務、及環境永續業務等。
  • 為響應主管機關「綠色金融2.0」及「信託2.0」,永豐銀行於近年陸續發行綠色債券及可持續債券,並創新推出地方回饋金信託機制,以協助綠能產業發展,未來將持續透過信託、融資等多樣化金融工具,擴大提供綠色及永續金融服務。
  • 提供低碳產品與服務,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能等再生能源投資方案。
中期
韌性
O6-1 培養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積極參與政府及國際永續、氣候變遷相關倡議,將觀念具體實踐,媒體因此對此進行正面報導,將進而提升整體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
自身營運
法令遵循風險
提升公司信譽
營運成本減少
  • 透過內部活動使員工的環保意識增加,並落實於具體實踐,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
  • 參與政府、國際組織或大型企業主辦之永續及氣候變遷相關倡議,以增加媒體報導聲量。
  • 主辦或贊助永續及氣候變遷相關論壇,以提升企業形象。
  • 參與相關公協會及講座與活動之舉辦,支持與推動各項國際氣候倡議並適時提出政策建言,且積極發展永續金融,期發揮金融影響力,帶動自身及產業低碳轉型。
  • 金控永續發展委員會持續關注國內外永續發展議題與氣候變遷趨勢,負責訂定具體永續方針,透過委員會下設置之五個專門推動小組,擬定並定期追蹤永續發展藍圖、短中長期規劃及年度重要工作計畫。
  • 金控積極形塑「永豐生活」的環保文化,透過教育推廣、倡議活動及商業服務等多元管道,鼓勵從生活中實踐綠行動,以「永豐生活百萬綠行動」為活動主題,舉辦線上及實體活動,綠市集、二手物資募集、淨灘、棲地維護等環保公益行動,訂定每月環保主題、環保知識問答等方式,引導同仁減少一次性資源消耗(例如減少使用擦手紙)、爬樓梯健身或食用當季食材等,同時也推動耗能設備汰換與辦公室節能措施,不間斷的鼓勵同仁在日常辦公或生活中一起實踐綠行動、珍惜資源、減少浪費。
  • 金控訂定「辦公室環保節能守則」,積極向同仁推廣環保節能理念,並要求金控及子公司人員進行線上簽署作業。
  • 積極參與政府機構或國際永續、氣候變遷相關倡議。如,本公司響應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發起「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倡議平台」成為發起成員之一,並支持BCSD取得資本聯盟(Capitals Coalition)之授權完成並出版《連結金融與自然資本中文版》。
中期
產品與服務
O3-2 增加綠色金融商品及服務 隨全球低碳綠能趨勢,對環保永續、氣候變遷題材之商品需求增加,若增加低碳商品和服務、優化數位金融服務提升使用便利性,將有利於增加客源、拓展商機;另,在內部透過電子化服務引領無紙化等金融科技,改善作業效率並節省倉儲空間 產品及商品銷售
客戶服務
收入增加
營運成本減少
  • 隨全球低碳綠能趨勢,若增加低碳商品和服務,將有利於增加客源、拓展商機,例如藉由數位技術,提供或優化房貸/信貸/信用卡/收單業務友善的電子化申請流程,提高客戶申辦意願,也減少實體檔與營運成本,並降低碳排放量。
  • 透過金融數位元化完成其交易,增加非實體管道所提供之服務,以電子檔取代紙本檔,避免資源的浪費、降低檔損壞的機率。
  • 減少紙本作業的轉型過程中,降低了排碳外,藉由自動化服務的提供,提升了效率也擴大了客群持續推動綠色、無紙化營運,並持續開發低碳商品和服務,將原以實體通路申辦的金融商品逐步線上化,引導顧客接受數位管道申請相關服務
  • 極發展各項數位金融服務、投入研究與資源開發智慧金融技術及新產品、智慧金融創新的發展策略,持續推動線上平臺服務及無紙化交易等數位化流程,以減少外出繳費之時間與碳足跡浪費、減少面對面接觸風險,減少忘記繳帳單等衍生困擾。
  • 未來將持續推出創新服務,並優化既有功能之使用者體驗,以「服務零距離、肢體零接觸」為目標,讓數位創新力成為防疫新戰線,成為客戶心中理想的數位金融品牌。
  • 建置大咖APP,繳費項目擴增串接票交平臺、繳費支付工具新增信用卡繳費,繳費紀錄與繳費提醒等數位體驗,APP行動裝置服務與便利性。
  • 提供豐收款線上進件服務機制,不受時間與空間影響,隨時可上傳需求文件,減少紙張列印及紙本往來等待的時間。
  • 線上申請代扣繳服務可擴增至各數位服務通路,如:大咖繳費網優化客戶核身機制,大咖APP提供線上代扣繳業務,新增代扣繳項目。
  • 行動理專基金速配功能已完成,另依永豐銀行系統規劃時程開發行動理專效投與債券功能。
  • 持續提供更多綠色網銀服務(如會員點數服務),提升客戶與永豐銀行往來滿意度。
  • 採用低碳製程的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卡體。
  • 優化前中後台系統,提升客戶使用便利性,吸引潛在客戶。
  • 強化信託業務系統,以提升對客戶之服務及增加人員之效能,降低加班時數,減少用電量及用水數量。
  • 基金、債券、效投與速配等內部電子化服務引領無紙化作業功能已完成。
  • 因應後疫情時代來臨,永豐銀行已推出ESG相關投資標的與綠色存款專案,目前亦在進行新網銀與新DAWHO APP規劃與建置,提供客戶更優質的體驗。
  • 證券積極發展數位金融服務、持續投入研究與資源開發智慧金融技術及新產品,包括證券結合銀行推出業界首創線上交割帳戶-大戶投APP,及推出全新財富管理大戶豐APP,統整客戶七大資產,展現頂級一站式資產總覽強大功能。
中期
產品與服務
O4 與客戶進行議合 因應國際綠色金融趨勢,市場上曾對其他非綠色產業採負面表列提高門檻或婉拒業務往來。本公司若能建立客戶端ESG溝通角色,藉由貸放或投資協助與輔導客戶進行低碳轉型,改善營運策略,將創造環境友好及穩固既有客戶關係雙好局面,提升企業形象。 授業業務
投資/承銷業務
公司信譽
收入增加
營運彈性增加
  • 永豐銀行提供企業ESG初階自評,並協助企業了解國際永續綠能之要求、掌握永續轉型方案,符合低碳轉型標準,將可降低貸放利率。
  • 設計綠能產品提供融資與協助客戶,進入綠色產業。並與金融相關同業合作,擴大市佔率,輔導非綠色產業,導入綠能環保企業授信評核機制,對達到政府規範之授信對象給予優惠。
  • 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與供應鏈碳管理,引發企業碳盤查相關之碳焦慮,金融業可結合顧問業者一同與企業鑑別碳風險並進一步提供相對應金融商品與服務。
「顧客關係」小組負責推動與深化責任投資及責任授信,發展綠色金融商品/服務及致力提升客戶氣候意識,提供符合客戶需求之相關主題商品。 短期
韌性
O6-2 培養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積極參與政府及國際永續、氣候變遷相關倡議,將觀念具體實踐,媒體因此對此進行正面報導,將進而提升整體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
自身營運
法令遵循風險
提升公司信譽
營運成本減少
  • 隨全球低碳綠能趨勢,對環保永續、氣候變遷題材之商品需求增加,投融資組合增加氣候變遷相關商品可搭上投資熱潮外,投融資部位增加評估高氣候風險產業,可提升自身氣候風險因應韌性,並增加相關收益。
  • 投融資組合增加氣候變遷相關商品(例如:碳排放、ESG 相關標的等),不單重視財務指標,可進一步提升投資標的多角化,增加不同產業如電動車及能源轉型相關投資標的,或是授信產品新增碳權抵質押,有助於增加營運彈性、掌握市場動向及因應市場變化。
  • 「顧客關係」小組負責推動與深化責任投資及責任授信,發展綠色金融/服務及致力提升客戶氣候意識,提供符合客戶需求之相關主題商品。
  • 關注市場商品,持續評估/提供符合客戶需求之相關主題商品,並參考運用專業機構之ESG評分機制、ESG相關標竿指數成分股或其他ESG相關之外部資源或工具,並支持有利於永續發展的主題性投資,投資注重永續發展之產業或投資標的。
  • 金控及各子公司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或相關規範,作為推動與執行責任投資之指導方針,並將ESG 議題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訂定過程、檢視被投資機構揭露之ESG資訊。
  • 永豐銀行制訂「責任授信管理要點」並簽署「赤道原則」,將ESG 議題納入授信審查決策過程、審慎評估授信戶之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風險,關注客戶是否針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進行評估及適當因應。
短期

實體及轉型風險之情境分析

依照氣候風險鑑別結果,於實體風險提出三種情境分析:(1)強降雨淹水、(2)乾旱、(3)海平面上升,其中強降雨淹水與乾旱屬於立即性實體風險,海平面上升屬於長期性實體風險。於轉型風險針對三項風險事件進行情境分析:(1)以企業可能額外繳納「碳成本」(如:碳權、碳稅或碳費)、(2)配合政府低碳轉型目標(國家自主貢獻(NDC))之義務裝置容量配額所產生之「能源轉型」、(3)依據永豐金控 2030 年自身營運淨零排放目標。 針對整體價值鏈不同部位(供應商、自身營運、投融資業務)分別進行分析,在不同氣候情境及時間尺度下,該年度可能對永豐金控造成的潛在財務影響。

實體風險

實體風險與情境分析結果總覽

  1. 依「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最新(2023年7月)「第三版氣候變遷淹水災害風險圖(僅提供 RCP8.5)」進行評估,採用日雨量超過 650mm/day 時,可能產生淹水的區域及淹水嚴重程度。
  2. 使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議之全球暖化升溫近似1℃時期作為基期。
  3. 逐筆評估,評估範疇僅包含座落於臺灣本島之不動產。
  4. 依銀行公會「本國銀行辦理氣候變遷情境分析文件」之各縣市別乾旱風險等級及經濟部水利署水情燈號,評估企業因停工或為取得水資源產生額外成本對營收之衝擊。
  5. 依美國中央氣候研究組織(Climate Central)基於 Kopp et al., 2014 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Earth’s Future 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預測模型所開發的海平面上升地圖 Climate Central Coastal Risk Screening Tool 進行分析。
  6. 逐筆評估,評估範疇僅包含座落於臺灣本島之不動產。

實體風險:減緩與調適措施

1 立即性實體風險: 強降雨淹水
2 立即性實體風險:乾旱
3 長期性實體風險:海平面上升
分析對象 減緩及調適措施 風險因子
上游供應商營運所在地 提升供應商承諾書簽署比例,2023 年簽署比例已達 100%,並評估將氣候議題納入承諾書內容中。 1 2 3
持續強化供應商氣候變遷議題的認知,定期規劃氣候針對性議題的供應商溝通與交流,2023 年已舉辦 1 場供應商 ESG/氣候變遷議題教育訓練。 1 2 3
永豐整體營運所在地及自有不動產 依據「天然災害緊急應變作業要點」外,金控與各子公司訂有營運不中斷計畫,並舉辦異地備援演練,以因應突發性自然災害事件。 1 2 3
每年針對各項資產分別投保商業火災綜合險及電子設備綜合險,保障範圍包括颱風洪水意外事故,在總量管控下,依保單約定可理賠受災後 9 成復原費用,轉嫁大部分損失。 1
對於乾旱易發生地區營運據點,多備有儲水桶,或以租用送水車方式因應,以利縮短營運中斷時間。 2
經辨識高風險地區之行舍,加強防水設施與疏濬管道,2023 年已達成高風險地區自有行舍 50% 設置防水閘門。 1
持續追蹤觀察實體風險情境分析結果,並將防災中心的氣候歷史資料,納入購置自有不動產的參考資料之一。 1
授信擔保品 徵信流程中將包含環境風險(含氣候變遷)在內之 ESG 納入評估,檢視客戶 ESG 風險之行動方案。 1 3
避免承作易受淹水、土石流、斷層、土壤液化、海嘯溢淹、核災潛勢之不動產標的。 1 3
擔保品除土地、保證、存款及有價證券及另有規定外,均由借款人(或提供人)按其鑑估價格並參酌授信金額,以承貸之子公司為理賠款之受益人投保適當之保險,以降低風險。 1 3
於不動產承作區域分級時,將重大天災列為考量因子,遇有突發性事件,即時檢視區域情形。 1 3
針對不動產擔保品座落區域之實體風險,得視需要審慎評估該區域是否為氣候致災之潛勢區域查詢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臺,作為貸放成數之參考因素。徵提不動產設定往來時,將氣候相關之實體風險納入考量,如:強降雨、海平面上升等易淹水地區之氣候風險辨識。 1 3
已擬定相應之短 / 中 / 長期規劃目標,將氣候變遷風險因子導入授信評估流程及規範,作為授信條件、審查層級之參考。 1 3
投融資客戶工廠所在地 徵信流程中將包含環境風險(含氣候變遷)在內之 ESG 納入評估,檢視客戶 ESG 風險之行動方案。 1 2 3
應關注客戶是否針對氣候變遷的風險(實體、轉型)與機會進行評估及適當因應,如實體風險係針對客戶主要營運處所或工廠據點,得視需要審慎評估該區域是否為氣候致災之潛勢區域,作為徵信調查之參考。 1 2 3
投資前關注潛在被投資公司之環境、社會及治理等面向,並透過法說會、座談會、上下游廠商/經營團隊訪談等方式了解該公司對於氣候變遷所帶來之產業影響、營運衝擊,並將其納入投資評估之各項要素內。 1 2 3
「責任投資管理要點」中規範:「投資額度設立前,應對投資標的進行氣候風險評估檢核,並依評估結果,建立差異化管理機制。並參照高氣候風險產業清單,辦理盡責調查並審慎評估。氣候風險評估檢核詳如銀行簿股票ESG風險評估表或銀行簿債券ESG風險評估表。」 1 2 3
已擬定相應之短 / 中 / 長期規劃目標,納入投融資客戶營運之非財務風險辨識 / 評估之參考因素。 1 2 3

轉型風險

轉型風險與情境分析總覽

  1. 產業氣候風險熱點圖評估範圍涵蓋金控及旗下所有子公司國內外投融資部位。
  2. 「契約容量」以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揭露之間接排放量推估;「設備建置成本」以經濟部公告「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太陽光電(第一期)屋頂型裝置容量 500 瓩以上之初期設置成本 40,900 元/瓩;「再生能源每瓩售電量」依「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太陽光電每瓩年售電量 1,250 度/瓩;「再生能源憑證價格」參考市場實際交易價格,以 4 元/度計算;「代金每 Kw 需負擔度數」依「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公告 2,500 度/瓩;「代金費率」以經濟部公告「再生能源義務用戶繳納代金之代金費率」公告 4 元/度。
  3. 「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中規範符合對象需於 2025 年完成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或設置儲能設備擇一或混合方式履行義務,故以辦法中規範之年度進行分析。其中再生能源義務裝置容量以該用戶前一年度平均契約容量之百分之十計算之,若以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於 2023 年前完成義務履行者,扣減中央主管機關通知義務裝置容量之百分之二十;於 2024 年前完成義務履行者,扣減中央主管機關通知義務裝置容量之百分之十。
  4. 「再生能源憑證成本」依國家再生能源驗證中心說明,價格多取決於市場機制由買賣雙方自行議定,故以目前市價推估 2030 年為 4 元/度。
  5. 淨零目標請詳見永豐金控官網

轉型風險:減緩與調適措施

風險因子 分析對象 減緩及調適措施
碳成本繳納
  • 供應商碳成本轉嫁
  • 高碳排產業投融資客戶
  • 環境部列管高碳排企業投融資客戶
  • 遵循「責任投資管理要點」作為推動與執行責任投資之指導方針。
  • 遵循「責任授信管理要點」、 「法金業務手冊」及「赤道原則」(銀行)、金融市場業務手冊(銀行)、永續發展交易要點(租賃) ,於投融資決策過程,審慎評估投融資戶所營事業對於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風險之影響。
  • 考量本公司及各子公司整體業務發展、風險承擔能力、產業未來發展與景氣循環等因素訂定「高風險產業」之限額,高碳排產業(包括:有色金屬、航運、油氣開採批發及煤化工、航空)已納入高風險產業進行限額控管。
  • 深化永續供應鏈管理,優化供應商分級制度,持續進行盤點高碳排供應商作業。進一步擴大綠色採購項目,符合政府綠色採購與金融相關業務之項目達 60% 以上。營繕裝修綠建材使用率達 96% 以上。
  • 本公司於 2022 年 3 月經董事會通過,承諾將於 2050 年達成全資產組合的淨零排放,已於 2022 年 8 月加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SBTi),並於2024年1月完成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之驗證,期攜手利害關係人啟動低碳轉型,致力「以永續金融助攻臺灣淨零」。為利淨零工作之推進,已設置淨零專案工作小組(PMO),以管理淨零行動之規劃與執行進程。
  • 本公司承諾自 2022 年 7 月 1 日起不再新承作燃料煤及非常規油氣相關之專案融資,既有專案融資到期亦不再續約;為實現淨零承諾,持續精進去碳政策,自2023年7月1日開始,擴大去碳範圍至燃料煤開採與發電之投融資業務。
經濟部「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 受此辦法影響,屬用電大戶之投融資客戶
自身營運淨零排放 自身營運
  • 依據 SBT 減碳目標,2030 年以前達到自身營運淨零排放。
  • 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檢討/調整台開及北高大樓(自身營運)內部碳定價機制。
  • 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每年設定目標持續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推動節能減碳方案:提升 ISO14001、ISO50001 管理系統自有大樓盤查範疇及認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