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關係人溝通](/esg/assets/banner-editor-10-c034586f.jpg)
利害關係人溝通
溝通管道
對永豐金控的意義
永豐金控重視同仁在組織的職涯發展與身心健康,並規劃完善的在職訓練、公平的考核制度、及具競爭力的福利條件,讓同仁在組織中成長茁壯,為企業與社會創造價值。
溝通管道及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 溝通頻率 | 關注主題 |
---|---|---|
企業工會(含勞資會議) | 定期/不定期 |
|
商品研討會 / 教育訓練交流 | 不定期 | |
內部意見回饋平台 / 表揚公告 | 不定期 | |
員工滿意度調查 | 每年 | |
內部電子平台教育訓練 | 不定期 |
聯繫窗口
永豐金控給予員工良好的知識培訓課程,並提供全方位的對話管道,包括員工福利的投資、完整職涯的規劃,及理解其工作上面對的各種困惑,從中建立正向的態度,完善員工職涯發展。
- 員工關懷電話:(02) 8161-8772
- 書面投遞:請將書面文件郵寄或傳送至永豐金控人力資源處
對永豐金控的意義
「以金融成就美好生活」為永豐金控願景,經營友善且深厚的客戶關係、建立客戶回饋機制、提升客戶滿意度,為金融服務業營運之重要議題。
溝通管道及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 溝通頻率 | 關注主題 |
---|---|---|
客服專線 | 不定期 |
|
智慧客服 | 不定期 | |
虛擬通路(網路銀行、行動銀行) | 不定期 | |
顧客意見 | 不定期 | |
講座 | 不定期 | |
客戶滿意度調查 | 不定期 | |
客戶申訴 | 不定期 | |
其他管道 | 定期/不定期 |
聯繫窗口
永豐金控以「人」為本,與客戶間的往來均建立於誠信、專業的互動基礎;經由旗下逾 200 個營運據點,深入海內外每個社區及當地生活方式,用不同的語言、相同的心情,與客戶打造每一個可預見的未來。
- 客戶服務專線:(02) 2505-9999、(02) 6630-8899
對永豐金控的意義
透明的資訊揭露乃企業營運的基石,永豐金控透過溝通、傳達公司營運策略、獲利能力、投資報酬率以及永續治理等相關資訊,讓投資人了解公司的投資價值。
溝通管道及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 溝通頻率 | 關注主題 |
---|---|---|
營運績效 | 每月 |
|
金控主辦之法人說明會 | 每季 | |
自行或券商舉辦之投資人會議及 Non-deal Roadshow (路演)、電話會議 | 不定期 | |
官網及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投資人關係聯絡窗口 | 不定期 | |
股東大會 | 每年 |
聯繫方式
永豐金控網站設有「投資人訊息」專區,提供投資人關係聯絡窗口及投資人相關資訊,並定期舉辦法人說明會,維護資訊揭露的透明度,保障投資人權益。
對永豐金控的意義
永豐金控與媒體維繫良好關係,以傳遞企業資訊並擴大社會影響力,塑造公司正面形象。
溝通管道及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 溝通頻率 | 關注主題 |
---|---|---|
記者會 | 不定期 |
|
新聞稿 | 不定期 |
聯繫窗口
發言人:許如玫
- 電話:(02) 8161-8935
- 電郵:kerry.hsu@sinopac.com
對永豐金控的意義
永豐金控積極投入社會公益,鼓勵員工從事志工服務並透過營運據點的在地關係,規劃特色活動,邀請客戶共襄盛舉,以達到商業核心資源結合公益專案的目的。
溝通管道及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 溝通頻率 | 關注主題 |
---|---|---|
贊助藝文、學術、體育活動 | 不定期 |
|
產學合作 | 不定期 |
聯繫方式
- 電郵:csr@sinopac.com
對永豐金控的意義
金融業為受主管機關高度監理的行業,永豐金控有責任遵循相關法規、建立管控機制,並響應政府相關政策。
溝通管道及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 溝通頻率 | 關注主題 |
---|---|---|
政策建言 | 不定期 |
|
財報 | 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 | |
函文/Email/會議 | 不定期 |
聯繫方式
- 電郵:csr@sinopac.com
對永豐金控的意義
因應國際永續供應鏈趨勢,為擴大社會影響力,永豐金控邀請供應商及承包商一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溝通管道及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 溝通頻率 | 關注主題 |
---|---|---|
網站或招標說明會公告標案 | 不定期 |
|
電子競標系統 | 不定期 | |
議價會議 | 不定期 | |
供應商大會及 ESG 教育訓練 | 不定期 | |
供應商評核 | 每年 |
聯繫方式
永豐金控秉持誠信經營原則,與供應商進行的一切商業行為係透過招標及議價程序,並透過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環境,於合格的廠商中,尋找提供品質優良之產品及服務的企業合作。
永豐金控2024年共兩次將與各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報告至董事會。報告內容,依年度計畫,包含:員工溝通及滿意度調查;發放衝擊問卷確認重大主題;以及透過問卷、親訪、線上/實體會議、論壇及活動之舉辦等多元管道與各利害關係人就氣候、淨零、公平待客、財務業務績效等議題進行溝通及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