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的話
因疫情延後一年舉行、備受期待的COP26於去年11月12日落幕,本次大會的成就聚焦於已有超過130個國家承諾於世紀中葉前實現零排放,以及推出有具體目標的行動倡議,包括逐步減少燃煤使用、保護生態環境、以及以金融力量推動零碳轉型等等,然而我更關注峰會舉辦期間,諸多國際論壇皆點名董事會之於ESG議題的重要性。
面對永續浪潮,董事會必須承擔未來監督者的責任
自2019年COVID-19出現以來,疫情與極端氣候成為人類進入21世紀後最大的兩項考驗,全球經濟迭受衝擊,企業應變能力面臨著員工、客戶、投資人、社會大眾等多元利害關係人的關注,董事會已不能僅是被動地等待管理階層採取行動,需要更主動的在包括氣候變遷等永續議題方面善盡監督之責,將傳統「極大化股東利益」的經濟思維,轉變為關注「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Stakeholder Capitalism)」的ESG永續價值。
呼應國際趨勢與國家宣示2050淨零目標,永豐金控董事會也在今年3月15日正式通過我們企業的淨零目標,承諾在2030年以前達到自身營運淨零排放,在2050年以前達成全資產組合的淨零排放,並且成立跨子公司、跨部門的淨零專案小組(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PMO),以「合規」、「優化」、「重塑」、「領導」等四大面向來推動跨世代的永豐淨零永續策略。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這應該都是我們業內最高標準的承諾。
合規:呼應永續潮流,符合監管要求
合規這個構面就是呼應永續潮流,符合監管要求。也不諱言,外部來說,政府政策與投資人愈來愈重視淨零,絕對是重要的推力,企業都必須做好準備,確保公司完全遵照監管機構的永續規範與要求,並且體認我們面對的競爭型態已然完全改變,ESG正在重新定義企業的價值。
因此對金控而言,建立共識,建立達成目標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與激勵機制,是我們內部推動、也是我們建議淨零策略的第一步,這需要高、中、基層站在同一陣線,建立金控與各子公司管理層間的策略共識,以及提升所有員工的氣候意識與專業知識。
優化:訂定減碳目標 建立管理機制
現在很多企業都宣示「零碳排」的目標,但是我們覺得30年的期程實在太長了,除了「宣示淨零的企圖心」,也應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設定具體的目標,將期望達到的成果以實際的行動來落實,例如在增加替代能源使用比例、多使用電能等方面訂定具體目標;我們的銀行就將自今年起以約當全行一年用電的10%作為自主使用綠電的開始。
另一方面,溫室氣體排放的盤查、認證,在法規驅動之下,目前被定義為企業掌握氣候議題的關鍵,但法規實屬最低規範,如今資本市場在「碳議題」方面已從被動轉為主動積極,永續必須定錨在規範以上。金融業自身排放其實不多,我們金控自身排放已經盤查完,也經過認證,接下來就是要展開全投融資組合的盤查,並且評估減碳的潛力,分階段制定減碳目標,以及建立減碳進程的管理機制,協助全球經濟朝淨零排放轉型。
我們認知到其中最關鍵的,是將客戶的碳排放納入金融機構的減碳關鍵績效指標(KPI),這將帶我們進入減碳的深水區,這也是我們金融機構未來真正的挑戰。
重塑:掌握淨零商機 開發商品服務
在去年五月國際能源總署公布的淨零能源轉型策略中,建議分階段進行減碳,從現在到2030年,使用現有的技術進行減碳;下一個階段是2030到2050年,需要使用現在尚未出現或仍是雛形的新技術,才能達到淨零。因此,淨零不應該只被當作成本看待,它更應該是商機。
在臺灣,直接溫室氣體排放最大來源就是能源部門,佔了70%,雖然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為了供電給家戶與各行各業,但是對低碳轉型將成為國策的台灣而言,發展替代能源至關重要。以我們金控來說,把「淨零」納入企業營運戰略,為替代能源與氣候新創事業提供資金與援助,就是最具體的行動。
領導:提升氣候意識,促進低碳轉型
金融業體現行業影響力的另一項作為,就是發揮資金面的優勢,例如發行綠色債券,從2017年永豐發行第一檔美元計價、4500萬的綠色債券以來,櫃買中心推動的各類型的GSS/綠色債券,永豐都是第一家或第一批發行的金融機構。目前永豐銀行在太陽光電設備融資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已是全國第一,融資餘額超過新臺幣630億元,市占率達到25%了,我們也將主要用在替代能源融資的綠色債券發行量逐年提高,朝向百億綠債的目標邁進。
我們相信為30年後的使命訂定具體的短、中期目標,是實踐淨零最好的方法,更具備達成任務與使命的清晰性和方向性。同時,也可提升透明度,以確保目標的責任歸屬更明確。
對金融業而言,發揮行業影響力,規劃提供低碳轉型資金協助客戶,研議撤資高碳排且無作為之投融資標的,並進而引領綠色商機、實踐永續承諾,既是責任,也是建立淨零領導品牌與形象的不二選擇。
共同努力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氣候治理對業務的影響愈來愈深、愈來愈廣,需要企業由上而下投入資源、給予支持,也正是如此,永豐金控董事會一方面扮演著未來監督者的角色,也與永續發展委員會、金控與子公司高階主管共同承擔決策責任。
踏上永續之路,也同時開啟永續溝通之門,需要在設定策略後,邀請包括員工、客戶、投資人、社會大眾等所有伙伴攜手前行。淨零的目的是還富地球,願透過與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永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陳思寬